如何把自己从消耗性的痛苦关系中解救出来?
憎恨与内心的钩子。
如果你憎恨某个人,你一定是憎恨他身上属于你自己的某个地方。你恨的是这个人身上一定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因为跟我们无关的东西不会扰动我们。其实你所恨的不是这个人,而是ta的一些特点,ta的一些表达方式或者情感表达方式等等。一个陌生人是不会扰动你的。
如果一个陌生人让你害怕的话,肯定因为有你自己身上的东西,因为只有自己理解的东西才会感到害怕。恨别人的话可以把握目标,要去感谢他,恨自己的话就没有目标。我们爱一个人也是一样,就是我们爱我们自己,只不过我们把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特质投射到我们爱的人身上,我们爱的人身上有我们身上的某些特质。
做自己。
越少真情实感的能量流动,灵性层次越低。所谓一物降一物,也不过是谁先痛苦谁先觉察,谁就先成长,降服别人的意义远远没有提升自己重要,有时反而拉低层次失去爱的能力。所以不要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也不要想改变别人,而是为了更好的自我提升。
如果你是一个习惯真情实感待人的人,你就应该做自己。如果你的出发点是围绕对方转,那么你就没有做自己(你把能量放在别人身上了)。这里面潜藏着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冒着可能受伤的可能,宁愿改变自己呢?在这段关系里你得到了什么以至于要付出这么多呢?
消耗性关系的原理。
要想斩断一段消耗性的关系,就要把能量收回到自身,再提升能量,就可以解套了。因为一段消耗性的关系里,一定有钩子钩到了自身没有意识到的一个负面能量团,然后不断消耗你的能量。就像钩子勾出了你的旧伤口,然后钩子钩在伤口处,而伤口则一直无法愈合,你就会不断的流血,随着流血量增加,你越来越没有力气挣脱,就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如果继续耗下去,严重的可能表现出来就是:先是心理疾病,然后伴随身体疾病。
改变命运的自我意识觉醒。
带入觉察,把这个负面的能量团或者说是阴影部分,带到阳光下,那么疗愈和成长的就是自己。 改变自我是很挑战内心安全感的,绝大多数人可能是按照既定的心智模式过完一生。如果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个人的成长,也许就有更多的人改变自己的命运吧。
改变自我意识,意味着放弃自己熟悉的模式,很多人一辈子就是这样,否则命理学是基于什么呢?如果有志改变,命运也就变了,所以如果是修行之人,命就算不准了。 改变自我意识过程确实有点痛苦,一种失重感,无力感,有时候伴随严重的自我怀疑。但是坚持下去最终会看到阳光,看到不一样的自己,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无明之人——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和神经症都不属于精神病。因为他们的社会功能都还存在,只是人格障碍是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更意识不到自己每时每刻在伤害人于无形。
如何解救自己?
我们从心理学上称呼这样的人为人格障碍,遇到这样的危险关系。我们也没必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核实事实上他们是不是符合心理学上的这个诊断。如果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你变得越来越糟糕了,觉得很痛苦了,就应该重新审视这段关系了。












0 Comments